老人免费乘公交,城市如何平衡公益与运营难题?

发布于:2025-08-22 阅读:1
近日,德惠市《免费老年卡错峰出行通知》引发关注,虽已撤销但凸显公交难题。老龄化加速、客流下滑,公交在保障公益与控制成本间两难。多地探索优惠政策调整,如设免费次数、发综合津贴,旨在平衡老人出行需求与公交运营压力。

近日,吉林省德惠市一则《免费老年卡错峰出行通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该通知指出,因早晚高峰公交拥挤,无法保障上学、通勤人群刚性出行需求,计划自9月1日起,对持免费“老年卡”乘客分时段限乘,涵盖早(5:50—8:00)午(11:00—13:00)晚(16:00—17:50)三个高峰时段。

老人免费乘公交

不过,德惠市瑞祥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称,公告已撤销,未来将动态增加公交班次应对客流压力。其实,德惠并非个例。此前河北张家口通泰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赤城公共交通分公司也曾发通知取消老年人公交乘车优惠补贴,后也撤回。

这类事件凸显了城市公共交通在保障公共服务与运营效率和成本间的两难。德惠市截至2023年末户籍人口85.36万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1.2万人,占比16.26%。2016年11月,德惠提出65周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可免费乘市区公交,市财政每年补贴300万元。

但这笔补贴难以覆盖实际成本。德惠市区公交投币每人次1.50元,刷公交IC卡每人次1.20元。按300万元年度补贴算,每位老人年补贴不足27元。

城市公交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表示,老年人免费乘车政策对低收入城镇老年群体意义重大,是其社交、就医、购物重要出行依赖。但全时段免费政策加剧了部分城市早晚高峰运营压力。公交车公益性质强,低票价难覆盖成本,靠地方财政补贴。若财力紧张,公交企业难支持老人高峰免费乘车。

近年来,私家车、轨道交通、电动自行车等发展,城市公交客流量承压。据交通运输部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同比下降5.0%。同时,人口结构变化带来挑战。2024年末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22.0%,65周岁以上占15.6%。

在此背景下,多地探索调整老年人公交优惠政策。如上海2016年取消免费乘车,实施老年综合津贴制度;兰州规定60岁以上打折,70岁以上高峰半价、平时免费但限次数;成都对65 - 69岁老人每月设100次免费乘车。

公益福利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一新认为,通过调整优惠价格、设免费次数限制或用综合津贴替代等,能引导老人错峰出行,释放高峰运力。所有“免费福利”都有成本支撑,若免费政策无限扩大或刚性执行,可能损害政策基础。

总之,城市公交需在保障老人出行权益和自身运营压力间找到平衡。通过分时、限次、补贴等精准分配资源,同时提升公交吸引力,才能让老人免费乘公交政策可持续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老人免费乘公交 城市公交 公益福利 运营效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