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惊现哄抢大蒜事件,文明底线何在?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3
近日,山东临沂发生一起哄抢大蒜事件。农民大哥车上大蒜掉落,市民一哄而上抢光。有人好心劝阻却无人理会。虽大蒜已追回,但此行为令人愤怒。这反映出部分人贪小便宜、缺乏公德,也影响山东形象。

近日,山东省临沂市发生的一起哄抢大蒜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7月20号12点多,烈日当空,室外气温高达34、5度。一位农民大哥开着满载大蒜的大三轮车行驶在兰陵县顺和路。当车开到十字路口转弯处,因装得太满且绳索未固定好,十几袋大蒜滚落地上。

哄抢大蒜

农民大哥着急卖蒜,没觉察到大蒜掉落,继续往前开。而路过的市民们却觉得捡到了大便宜,不管男女,开三轮、骑电动车的都蜂拥而上,抱起大蒜袋子就往自己车上抬。一袋大蒜至少6、7十斤重,他们即便累得咬牙切齿,也为占到便宜而心花怒放。

有开三轮车的男子直接把车开到跟前,左一袋右一袋地往车厢里搬,好几个人的车厢都装了四五袋。甚至还有一位60岁左右的老年妇女,特意骑着电动车跑来,搬起一袋大蒜放在踏板上就骑走了。

这时,一位好心大哥骑着三轮车经过,高声叫喊:“不要抢了,都给人家放那吧。”然而,这些人充耳不闻,依旧照抢不误。没过五分钟,二十来袋大蒜被抢光。

不文明行为

按一斤五块钱算,这二十来袋大蒜价值两千块。可这些人以为车主不会来找,却没想到十字路口有摄像头,追回并不难。后来,丢蒜的农民大哥报了警,当地政府也帮忙把大蒜追了回来。

这种哄抢行为实在令人气愤。农民种地本就不易,辛苦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这些人却明目张胆地抢东西,实在缺乏公德和人性。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羊群效应”在作祟。第一个人弯腰捡,其他人就觉得“不拿白不拿”,生怕自己吃亏。之前也有类似事件,如河南货车侧翻苹果被抢、超市鸡蛋打折大妈大打出手,都是“贪小便宜”的心思在作怪。

而且,抢蒜的人还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觉得大家都抢,自己抢也没事。但他们忘了,车主辛苦挣的钱就这样被“顺手牵羊”坑了。正如网友所说:“几头大蒜值不了啥钱,可丢的脸,多少钱都买不回来!”

社会公德

值得一提的是,事发地是山东临沂,“好客山东”“山东人豪爽仗义”是大家对山东的印象,这样的事件发生在这片土地上,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个别人的不文明行为影响了整个省的形象。

要杜绝此类“哄抢病”,不仅要靠道德约束,还得让大家知道“法能责众”,抢东西哪怕再少,也是不对的。人要学会善良,有同情心,做个好人,让自己活得踏实,也给子孙后代积德。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山东临沂 哄抢大蒜 不文明行为 社会公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