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医堂违规广告黑灰产业链

发布于:2025-08-19 阅读:0
今年浙江宁波公安网安揪出一条违规广告黑灰产业链。不法分子金某等人通过更换营业执照,为“某某堂中医”壮阳药等引流获利,侵犯公民隐私,影响平台秩序。此外,还有中医堂虚假宣传,网警出击整治。警方提醒大家保护好个人信息,警惕违规广告。

2025年,中医堂违规广告问题引发关注。浙江宁波公安网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了一起令人震惊的违规广告事件。今年3月,他们注意到一短视频用户频繁更换绑定营业执照,在平台投放壮阳药等违规广告。

违规广告

原来,电商在短视频平台开店需绑定执照等信息,平台管控严格,违规就会被封号。于是,不法分子想出了变更执照换号的办法。从2024年9月开始,金某联系周某等多人,收购营业执照照片、法人身份证照片、手机号码等公民个人信息。他们通过更换绑定信息,为“某某堂中医”壮阳药等违规广告引流。

这种行为危害极大。它不仅侵犯了公民隐私,还破坏了短视频平台商家的公平竞争秩序。经调查,金某通过非法引流,交易流水达50余万元。

周某等人的营业执照信息从何而来呢?他们是中间商,通过互联网群组、贴吧等平台,从“号商”“黄牛”处低价买入执照,再高价卖给金某获利。进一步调查发现,一些企业法人为了小利自行提供执照信息。

黑灰产业链

2025年4月,公安成立专案组,分赴多地,抓获金某、周某等11人,案件仍在办理中。

除了这条黑灰产业链,还有中医堂存在虚假宣传问题。近日,“XX中医堂”被推上风口浪尖。多名消费者投诉其虚假宣传,声称“祖传秘方包治顽疾”“三疗程无效全额退款”,诱使患者花大价钱买药。

该机构利用患者对中医的信任,编织营销话术。比如打造“神医”人设,宣称坐诊医师是“XX代传人”“宫廷御医后人”,展示的“康复患者”感谢信与锦旗真实性存疑。还将普通中药方包装成“神药”,回避药物成分与适用范围,以“无效退款”为诱饵,却在合同中设苛刻条款拒绝退款。

网警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该中医堂广告存在诸多问题。疗效表述用了“根治”“永不复发”等绝对化用语,伪造“成功案例”,未清晰展示药品批准文号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信息。

网警已依法约谈涉事机构,责令下架违规广告,并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指出,真正的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没有“包治百病”之说。这些违规行为让坚守医道的同仁蒙羞。市场监管部门数据显示,虚假医疗广告问题在中医类机构中较为严重。

依据《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虚假医疗广告和宣传将受到严惩。

中医堂

网警提醒大家,个人信息处理者要履行责任义务,保护公民信息安全。群众要保管好个人信息,发现泄露线索及时举报。同时,消费者要擦亮双眼,通过正规渠道寻医问药,警惕“伪中医”陷阱。比如验明机构和医师资质,警惕“神效”话术,索证索票,留存证据维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中医堂 违规广告 侵犯公民信息 黑灰产业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