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引国际关注,铁路智能化发展成果显著
当地时间8月13日,俄媒“今日俄罗斯”转发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维修铁轨视频,配文称“中国与小型人工智能机器人一起生活在2035年”。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不仅能检测···
2025-08-14
近日,一则医学领域的重大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英国医疗团队利用三位捐赠者的DNA创建体外受精胚胎,过去五年来共有8名“三亲婴儿”健康诞生。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的“能量工厂”,有独立于细胞核的DNA。若线粒体DNA突变,会引发严重疾病,且只能通过母系遗传。携带线粒体缺陷的女性产下的婴儿致病率高,严重时出生几天后就可能去世。
“线粒体捐赠疗法”需父母双方以及一名捐赠健康线粒体的女性。先让两名女性的卵子与父亲的精子在体外受精,在受精卵细胞核未融合前重构,剔除母亲有缺陷的线粒体,用健康线粒体置换。这样诞生的“三亲婴儿”,超99.8%的线粒体来自父母,仅约0.1%来自捐赠者,既遗传父母特征,又摆脱严重疾病风险。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显示,这8名婴儿(4女4男,其中2名是同卵双胞胎)均健康。他们的母亲是7名携带线粒体缺陷的女性,捐赠额外卵子的是3名女性。帮助开创该疗法的道格·特恩布尔爵士称,线粒体疾病无法治愈,没这项技术,这些家庭摆脱不了遗传烦恼。一位男婴母亲也表示,小家庭完整了,线粒体疾病的情感负担解除。
不过,8名婴儿中有3人残留突变线粒体。这3名婴儿出现过泌尿道感染、肌肉抽搐、血脂过高等问题,但都已痊愈。研究人员暂无法确认“逆转”现象原因,会对这些儿童监测至五岁。
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学管理局强调,该技术仍处早期,只面向极可能将严重线粒体疾病遗传给子女的人群。而舆论对此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帮助患线粒体缺陷女性诞下健康孩子,反对者觉得是变相基因改造,不符合医学伦理。
英国是世界上首个将“线粒体捐赠疗法”合法化的国家。2015年议会通过法案,此前零星相关新闻也曾出现。但这项技术还不完美,22名女性接受手术,仅7名成功生下8个孩子,另有1人怀孕,成功率36%。
在全球,其他团队也尝试过线粒体捐赠。2016年纽约医生帮助约旦夫妇在墨西哥怀孕,乌克兰和希腊团队也曾试验。但纽卡斯尔生育中心的研究被学界视为最具权威性的标杆。
未来,该技术发展仍面临挑战。研究人员需进一步研究“逆转”现象,提高治疗成功率,确保技术长期安全性。同时,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伦理道德,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当地时间8月13日,俄媒“今日俄罗斯”转发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维修铁轨视频,配文称“中国与小型人工智能机器人一起生活在2035年”。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不仅能检测···
2025-08-14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预计一年内面世,定价不超10万。该技术模拟子宫环境,为特定群体提供生育可能,有积极社会意义。但在技术、伦理和法律层面存在诸多问题,需严···
2025-08-11
当地时间8月7日,OpenAI推出GPT - 5。它智能性能远超以往,在编码、写作、健康等领域显著提升。Plus和Pro会员有更多权益,微软抢先接入。GPT - 5编程强、写作似诗···
2025-08-08
近期,脱口秀节目让‘转人工难’话题爆火。如今,AI客服虽有高效等优势,但转人工流程复杂,AI还常听不懂诉求。企业出于成本考量减少人工客服,可AI也有诸多弊端···
2025-08-01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26 - 28日在上海多地举办。本次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展览面积首破7万平,800余家企业参展,3000余项前沿展品亮相。30余国家和···
2025-07-26
最新资讯
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引国际关注,铁路智能化发展成果显著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或一年内问世,引发伦理与技术思考
重磅!OpenAI发布GPT - 5,多领域展现卓越实力
AI客服崛起,转人工为何难如西天取经?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启智能新时代
苹果iOS 26公测版发布:液态玻璃设计与AI功能双升级
上海街头真无人出租车来袭,开启未来出行新体验
全国首次!翼龙应急型无人机实现台风全链条应急侦察
上海街头无人出租车来袭,智能出行新体验
软件服务故障致“星链”网络中断2.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