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引国际关注,铁路智能化发展成果显著
当地时间8月13日,俄媒“今日俄罗斯”转发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维修铁轨视频,配文称“中国与小型人工智能机器人一起生活在2035年”。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不仅能检测···
2025-08-14
对宇宙的探索永不止步,深空探测活动不断刷新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最近,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深空探测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让在月球上修路盖房子、获取饮用水等活动有望实现就地取材。
先来说说在月球上盖房子的关键——月壤3D打印系统。该系统由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月壤3D打印系统技术负责人杨洪伦带领团队研发。它可以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制成月壤砖,并打印出任意形状的月壤构件,满足在月球上盖房子、修路、建设备平台等建造需求。
然而,月球气候环境恶劣,给科研带来了重重困难。研制初期,团队面临着如何在月球极端环境制约下,实现可靠的太阳能聚光与月壤成型的挑战。为让设备适应月球复杂的环境,深空探测实验室团队对比了多种技术路线,最终选用“反射聚光—光纤束传能—粉末床熔覆成型”的技术路线,攻克了能量捕获传输到打印成型的系列难题。
人类若要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的解决至关重要。深空探测实验室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发了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实现了从月壤里原位提取水。研究表明,月球极区蕴藏着大量的水冰资源,这些水冰不仅是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里饮用水、氧气的来源,还可通过电解制取氢氧燃料,支撑深空探测任务的能源需求,从而降低从地球运输物资的成本和风险。
“多根细长螺旋钻针原位钻进含冰模拟月壤并加热产生气态水,水汽通过导流通道定向进入低温冷凝器,冷凝成固态冰实现收集,克服了月壤开挖难、真空逃逸水汽收集难、水冰提取效率低等难题。”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月壤水冰提取”技术负责人祖琳介绍道。
这些颇具未来感的科技成果,正是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安徽3年来科技创新的“成绩单”。当前,实验室主要开展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小行星探测与防御等领域的重大工程立项论证和相关预研课题研究工作,聚焦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和深空安全四大领域,提出深空总体技术、深空能源动力、深空智能控制等12个技术方向,实现深空探测领域科学、工程、技术融合发展。
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在月球上建基地、修路、喝水都能就地取材或许不再是梦想。这将大大降低人类探索宇宙的成本和风险,也为人类走向更辽阔的星辰大海奠定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当地时间8月13日,俄媒“今日俄罗斯”转发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维修铁轨视频,配文称“中国与小型人工智能机器人一起生活在2035年”。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不仅能检测···
2025-08-14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预计一年内面世,定价不超10万。该技术模拟子宫环境,为特定群体提供生育可能,有积极社会意义。但在技术、伦理和法律层面存在诸多问题,需严···
2025-08-11
当地时间8月7日,OpenAI推出GPT - 5。它智能性能远超以往,在编码、写作、健康等领域显著提升。Plus和Pro会员有更多权益,微软抢先接入。GPT - 5编程强、写作似诗···
2025-08-08
近期,脱口秀节目让‘转人工难’话题爆火。如今,AI客服虽有高效等优势,但转人工流程复杂,AI还常听不懂诉求。企业出于成本考量减少人工客服,可AI也有诸多弊端···
2025-08-01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26 - 28日在上海多地举办。本次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展览面积首破7万平,800余家企业参展,3000余项前沿展品亮相。30余国家和···
2025-07-26
最新资讯
中国铁路智能机器人引国际关注,铁路智能化发展成果显著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或一年内问世,引发伦理与技术思考
重磅!OpenAI发布GPT - 5,多领域展现卓越实力
AI客服崛起,转人工为何难如西天取经?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启智能新时代
苹果iOS 26公测版发布:液态玻璃设计与AI功能双升级
上海街头真无人出租车来袭,开启未来出行新体验
全国首次!翼龙应急型无人机实现台风全链条应急侦察
上海街头无人出租车来袭,智能出行新体验
软件服务故障致“星链”网络中断2.5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