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客服崛起,转人工为何难如西天取经?

发布于:2025-08-01 阅读:2
近期,脱口秀节目让‘转人工难’话题爆火。如今,AI客服虽有高效等优势,但转人工流程复杂,AI还常听不懂诉求。企业出于成本考量减少人工客服,可AI也有诸多弊端,难以完全替代人类客服,转人工难问题亟待解决。

前段时间,一档脱口秀节目中关于客服转人工越来越难的段子意外爆火。节目结束后,‘转人工难’的话题持续发酵。当人们对着手机多次说‘转人工’,好不容易以为接通,等来的却可能是来回播放的等待音乐。

转人工难

网友就有过类似遭遇。有人手机套餐出现扣费不明问题,本想用15分钟解决,结果并不容易。智能客服通常只提供常用服务选项,对于个性化服务沟通不畅。转接过程中,还需要多次输入手机号确认,行走中很容易误触输错。

互联网上,网友自发总结排列最难打的客服电话,订票平台、社交软件、快递公司客服都在其中。大家的质疑主要有两方面。一是AI助手听不懂诉求,态度客气却解决不了问题,低效沟通后还会让人评分。二是转人工流程复杂,要经过无数道前置关卡,反复听冗长的语音播报,才能找到人工服务选项。

如今很多平台出于成本考量,压根就没有转人工渠道。而且人工客服的工作时间和上班族天然重叠,工作时间转人工全凭运气。

AI客服

辩证来看,AI客服有独特优势。它高效、及时,能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诞生之初就是‘天选打工人’。AI客服流行背后最主要的原因是降本和增效,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能显著减少人力成本投入,也让效率大幅提高。

可AI客服也存在弊端。很多消费者反映它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擅长兜圈子。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常常力不从心,只能按照关键词回复,使得消费者感到被忽视。由于算法和语料库不完善,在识别和应对复杂提问时常常答非所问或循环回复。

从企业角度,为了追求智能化而忽略了人性化服务,简单设置AI客服自动回复或语音识别,没考虑消费者实际需求,让消费者对品牌印象大打折扣。对老年人来说,遇到问题想找人工帮忙,如今客服电话中的重重障碍让他们更难得到有效帮助。

人工客服

智能客服背后是巨大市场。《2024年中国智能客服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整体市场规模为39.4亿元,预计2022 - 2027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6%。但目前来看,AI也许并不能完全替代人类客服。

一方面,现阶段AI客服功能有限,大家需求个性化,它的回复却是模版式的,超出菜单列表的内容无法回应,尤其是具体到客户本人问题。另一方面,AI无法提供情绪价值,客服行业核心需要人与人的沟通,客服要适时安抚客户,提供情绪价值。

此外,AI客服快速发展,人们受AI营销骚扰的频率更高了。从商家角度,AI客服确实能控制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但对消费者来说,转人工难的问题影响了他们的体验。一些头部店家依旧保持着AI + 人工的方式,我们希望AI客服能填补与人类客服之间的鸿沟,但完全代替人类客服依旧道阻且长。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AI客服 转人工难 人工客服 客户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