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背后:巨头对即时零售的深度角逐

发布于:2025-07-14 阅读:3
近期外卖大战升级,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发放大额券。表面是平台抢顾客,实则是巨头对即时零售的布局。即时零售市场潜力大,谁占优势谁掌握零售主动权。但补贴非长久之计,平台需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

2025年夏天,外卖市场风云突变,一场激烈的补贴大战拉开帷幕。7月12日,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纷纷发放外卖大额券,“满25减21”“满25减20”等优惠让人目不暇接,部分外卖甚至能“零元购”。

外卖大战

这场外卖大战看似是平台为争夺顾客而进行的价格竞争,但其背后的原因实则更为复杂。在今年以前,外卖行业主要是美团和饿了么的天下,美团占据优势,饿了么虽有远虑但无近忧。然而,京东的强势入局打破了这一局面,阿里也因此变得被动。如今,即时零售成为互联网最高频的消费场景之一,其用户画像不仅年轻化,还具有高线城市、高消费力的特征。若即时零售失守,对于淘宝、美团、京东任何一家来说,都可能导致生态价值萎缩。

美团CEO王兴表态会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阿里巴巴CEO吴泳铭称这是阿里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京东则希望通过外卖战役找回“失落的五年”。各方都在这场外卖大战中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资金。

即时零售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场大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在7月上旬,消费者的手机屏幕被外卖平台的疯狂补贴刷爆,社交平台上满是用户晒出的“券用不完”的订单。然而,这种补贴狂欢背后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对于商家来说,补贴带来的是不可持续的虚假繁荣。某连锁品牌负责人表示,补贴期订单暴涨,但补贴一停,销量可能会暴跌70%,长期来看毫无价值。骑手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订单激增导致配送压力增大,而补贴后的配送费可能较低,收入难以增加。

从平台的角度来看,这场大战的本质是对即时零售主导权的生死较量。阿里重注500亿,希望借高频外卖需求改造淘宝生态,将用户从“月逛几次淘宝”转化为周点多单外卖,并带动非餐饮品类消费。美团则在打造万物30分钟达的本地生活超级入口,其非餐订单占比已达45%。京东外卖聚焦“品质生活”赛道,联合七鲜超市、沃尔玛等打造精品外卖专区,发挥物流优势。

巨头竞争

尽管目前这场大战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商家订单量有所增加,但从长远来看,单纯的补贴并非长久之计。平台若想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短期的补贴策略,更需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优化配送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完善供应链体系、加强与商家的深度合作等,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实现平台、商家、骑手和消费者的多方共赢。

外卖大战只是一个开始,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帷幕。未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竞争的加剧,相信各大巨头会不断调整战略,探索出更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期待的不仅仅是短期的补贴优惠,更是一个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消费体验和零售环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外卖大战 即时零售 美团 阿里 京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