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年沉冤待雪:韩国女子咬舌反抗性侵案终迎重审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2
1964 年,18 岁韩国女子崔某反抗性侵咬断施暴者舌头,却被重判,施暴者轻判。61 年来她坚持申诉,2025 年 7 月 23 日案件重审。这不仅关乎她个人正义,更反映韩国司法观念变迁,引发社会对女性自卫权的思考。

在韩国,一起尘封 61 年的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1964 年,18 岁的崔某在回家路上遭遇噩梦。一名男子以问路为幌子,趁她不备将其扑倒,企图实施性侵。

韩国性侵案

在孤立无援、极度恐惧之下,崔某咬断了施暴者约 1.5 厘米的舌头才得以逃脱。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她的勇敢反抗并未换来公正的对待。检察官撤销了性暴力指控,法院以重伤他人罪判处崔某有期徒刑 10 个月、缓刑 2 年,而施暴者仅因侵入住宅及威胁罪被判刑 6 个月、缓刑 1 年。

当时的韩国社会,传统性别观念根深蒂固,“受害者有罪论”盛行,许多女性在遭遇性侵后往往选择沉默。同时,法律体系尚未对“正当防卫”作出清晰界定,法院在审理类似案件时具有较大自由裁量权。崔某试图以极端方式保护自己,却被视为“加害者”。

咬舌反抗

2020 年,已年过古稀的崔某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强调自己的行为是出于自保,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定义。经过数年审理,去年 12 月,韩国最高法院裁定将案件发回地方重审。

这一决定在韩国社会引发广泛讨论。近年来,韩国在性暴力治理领域取得了系统性进步。2009 年修订《性暴力处罚法》,明确“性侵反抗中造成加害者伤害可认定为正当防卫”;2018 年司法研修院发布指导案例,将“受害者视角的恐惧合理性”纳入防卫限度判断标准。

社会观念也发生了革新。2018 年韩国“MeToo”运动后,公众对性暴力受害者的共情显著提升。2023 年认为“性暴力受害者无需为反抗行为道歉”的民众占比达 78%,较 2017 年上升 42 个百分点。

司法重审

这起案件的重审价值,远超对崔某个人的平反。若改判将确立“历史案件法律适用”的新标准,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深化社会对“反抗权”的理解,缓解受害者的“维权顾虑”。

7 月 23 日,韩国釜山地方法院将对这起案件进行重审。此次重审能否还崔某一个公道,让正义不再缺席,大家都在拭目以待。希望这一次的审判,能给这个历经 61 年的案件画上一个公正的句号。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韩国性侵案 咬舌反抗 司法重审 女性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