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遇宽体邻座难题,铁路方需积极破局

发布于:2025-08-18 阅读:0
近日,网友吐槽高铁遇宽体邻座难就座,质疑铁路售票未考虑体型差异。此话题引发共鸣,很多人有类似经历。12306回应略显无力,铁路方应承担责任,探索合理解决方案,如设加宽座等,保障乘客权益与乘车舒适度。

近日,有网友发图文称,乘坐高铁二等座时,邻座乘客体型较宽,自己难以正常就座。该网友质疑铁路部门售票时未考虑乘客体型差异。此话题瞬间引发众多网友共鸣。

高铁

不少人在评论区讲述自己的类似经历。有人曾因邻座太胖,占用太多空间,被迫抬起扶手,全程时不时与对方碰到;有人在三人座中间位,两侧都是体型宽大的乘客,只能缩成一团;有人邻座占了其座位三分之二的空间,完全无法正常乘坐。

客观来说,体型宽大的乘客确实会影响邻座的乘坐体验。在密闭的高铁车厢里,长时间蜷缩会让人腰酸背痛。对于在意边界感的人来说,与陌生人肢体触碰很难受。但体型问题与不文明行为有本质区别,很多体型问题是疾病导致,并非乘客能自主选择,过度聚焦体型差异易演变为隐性歧视。正如网友所言:“他们并不是在侵占空间,只是的确需要更多空间。”

宽体邻座

面对这一难题,8月16日,中国铁路12306工作人员表示,若在列车上遇邻座因体型宽大导致空间拥挤,可第一时间向列车工作人员反映,协商调换座位。但若列车满员或无空座,可能无法调换,乘客需暂时克服。对于从售票源头改进的建议,客服称目前购票系统按身份证号分配座位,无法提前获知乘客体型,暂无针对性改进办法。

12306的回应虽基于现实,却略显无力。在列车满员或无空座时,让乘客“暂时克服”,面对售票改进建议说“暂无办法”,有甩锅之感。在平等的购票机制下,每位乘客都应享有同等的乘坐体验,铁路方作为服务提供者,应承担寻找合理解决方案的责任。

有网友提出,让体重、体型超出一定限度的人购买两张票,占两个座位。但目前铁路为防止黄牛倒票,限制一个有效身份证件同一乘车日期同一车次限购一张车票,此建议与现有原则相悖。

不妨考虑设置少量可灵活调整宽度的座位,在线上购票时,提供给体型宽大的乘客选择,相应地,票价也适度上浮。一趟列车上这类乘客数量较少,提供个性化选择不会过度影响火车运行效率,还能保障大家的乘车舒适度,减少对其他乘客的影响。

铁路服务

此外,列车应积极盘活现有资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为受影响的乘客调换座位,提升乘客满意度。这既能缓解矛盾,也是对“公平服务”原则的践行。

无论如何,都不应将高铁座位空间有限产生的矛盾转化为乘客之间的矛盾,更不应纵容偏激言论。铁路方作为公共交通的提供者,有责任探索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差异化、精细化的服务提前规避冲突,展现人文关怀。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高铁 宽体邻座 铁路服务 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 公交车急刹致孕妇流产索赔案,法院判决引深思

    公交车急刹致孕妇流产索赔案,法院判决引深思

    上海42岁李女士乘公交时,因小车违规插队急刹摔伤,后查出怀孕又被迫流产且嗅觉丧失。她起诉索赔,一审酌定精神赔偿3500元,二审维持原判。此案凸显流产赔偿困境···

    2025-08-18

  • 引千万观看!73岁老父亲挑80斤土特产千里送爱

    引千万观看!73岁老父亲挑80斤土特产千里送爱

    近日,广东谢先生发布接父亲视频引关注。73岁老父亲是退伍老兵,从湖南老家挑80斤土特产,跨越千里到广东看儿孙。出站摔跤,他却只心疼鸡蛋碎了。此前父亲每次来···

    2025-08-18

  • 高铁遇宽体邻座难题,铁路方需积极破局

    高铁遇宽体邻座难题,铁路方需积极破局

    近日,网友吐槽高铁遇宽体邻座难就座,质疑铁路售票未考虑体型差异。此话题引发共鸣,很多人有类似经历。12306回应略显无力,铁路方应承担责任,探索合理解决方案···

    2025-08-18

  • 冲上热搜!微信转账记得加这个动作

    冲上热搜!微信转账记得加这个动作

    8 月 17 日,微信转账话题霸榜热搜。平时转账后截图并不靠谱,尤其是借钱、大额转账。微信自带“安全工具”,添加转账说明并申请电子凭证,能拿到有法律效力的凭···

    2025-08-18

  • 重庆秀山:19岁男子借宿被拒后持刀杀人

    重庆秀山:19岁男子借宿被拒后持刀杀人

    8月14日21时许,19岁廖某骑电动车游玩至重庆秀山县官庄街道,向彭某借宿等遭拒后争执。次日凌晨2时,廖某持刀潜入将彭某杀害。警方13时许将其抓获,廖某供认犯罪···

    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