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冒充美团骑手当街乞讨诈骗被拘

发布于:2025-08-01 阅读:2
近日,重庆渝中区两名嫌疑人冒充美团骑手,编造子女重病等事由跪地乞讨,吸引市民扫码捐款。经警方调查,男子曾是骑手但已注销账号,制服是网购的。目前,两人已被治安拘留8日。此类事件频发,严重透支社会善意。

近日,重庆发生一起令人气愤的诈骗事件。7月31日晚间,美团官方账号“小团有话说”发文,配合警方通报了这起冒充骑手乞讨诈骗的案件。

美团骑手

重庆警方接到群众举报,在渝中区时代天街商圈附近,一名身穿美团骑手工服的男子跪地,旁边一名女子用扩音器唱歌吸引人流。两人中间摆着“请救救我的儿子”等字样的立牌,称子女重病急需手术费,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美团公司配合警方核实信息发现,该男子杨某某2019年曾在湖北宜昌注册成为众包骑手,2023年12月注销账号,此后未在平台跑单。他身上的骑手工服是今年6月从电商平台购买的,目的就是冒充骑手身份卖惨骗钱。

警方调查确认,所谓“孩子重病”是捏造的。目前,嫌疑人杨某某、唐某某已被依法治安拘留8日。

乞讨诈骗

外卖骑手群体在公众心中往往与“辛苦”“奔波”“生活不易”等标签绑定,具有天然的共情效应。嫌疑人刻意利用这一社会印象,身着骑手工服、编造“为子筹款”的故事,迅速博取路人同情,降低了大家的警惕心。

过去街头乞讨多是现金交易,如今移动支付普及,二维码收款成了主流。这种方式便捷,但也让诈骗更隐蔽。捐款者很难核实收款人身份和用途,仅凭一面之词就完成交易。这起案件就是利用了公众的信任,把“扫码捐款”包装成“善意行为”,让诈骗更难被识破。

此类“卖惨式”街头表演并非个例。近年来,各地都有类似事件曝光。有人假扮残疾人士,有人编造亲人病危,甚至有组织化的“专业乞丐”团队,在人流量大的地方进行“表演式乞讨”。这些行为扰乱公共秩序,严重透支社会的善意和公共资源。

每一次“假悲情”成功,都会削弱公众对真实困境的敏感度;每一次善意被欺骗,都会让公众产生怀疑。长此以往,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能会被忽视。

治安拘留

美团在事件曝光后迅速回应,澄清骑手身份并配合警方调查,值得肯定。但在骑手工服流通、账号注销后的身份管理方面,平台还有改进空间。电商平台也应加强对职业服装销售的监管,防止其被用于非法用途。

面对不断“升级”的街头诈骗方式,城市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要提升应对能力。比如,可在重点商圈设立临时身份核实点,联合平台建立“可疑账号通报机制”等。

这起“冒充骑手街头卖惨”事件,不只是普通的诈骗案件,更折射出当下社会信任危机的深层问题。它提醒我们,面对街头“苦难”,既要保持善意,也要保持理性;既要施以援手,也要学会分辨真假。真正的善意,是建立在事实与责任之上的判断。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美团骑手 乞讨诈骗 治安拘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