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猥亵事件敲响安全警钟,法律守护权益不容侵犯

发布于:2025-07-21 阅读:2
近期多起猥亵事件引发关注。有车主借酒猥亵女代驾,‘心理咨询师’猥亵儿童,还有代驾司机猥亵乘客等。这些案件中违法者均受法律制裁。同时,心理咨询行业鱼龙混杂,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也需整治,全社会应重视权益保护,为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筑牢安全防线。

在社会生活中,猥亵事件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他人权益,破坏社会秩序,近期的几起案例更是令人警醒。

猥亵事件

先说代驾领域。曾有章某某酒后叫代驾,行驶途中就借酒说疯言疯语,到达目的地后竟用胳膊勒住女司机简某某的脖颈,还动手抚摸。简某某挣脱报警,章某某最终因强制猥亵罪被判处拘役4个月。还有陈天豪醉酒后对代驾汪小美上下其手,汪小美勇敢维权,二审法院改判陈天豪赔偿2000元精神抚慰金并当面道歉。此外,2021年6月,代驾司机程某趁被害人醉酒实施强制猥亵行为,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这些案例表明,醉酒不是违法犯罪的借口,代驾行业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代驾

除了代驾领域,心理咨询行业也乱象丛生。上海的孙某某无相关资质,却打着‘20年以上咨询经验’的幌子,号称能帮青少年提分,在咨询过程中对青少年实施猥亵,最终获刑入狱。家长们在寻找心理咨询机构时,往往被一些虚假头衔和履历欺骗,比如孙某某的机构在‘大众点评’上好评多,门口还挂满各种‘高大上’的牌子。目前心理咨询行业缺乏统一标准,从业者良莠不齐,青少年及其家长需提高警惕。

未成年人保护方面,不仅有线下的危险,网络环境也存在诸多问题。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旨在整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问题乱象,如涉暴力迷信、淫秽色情等违法信息,以及低俗庸俗、炫富拜金等不良内容,严厉打击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同时,新疆泽普县人民法院审结的一起猥亵男童案件也提醒我们,男童的性保护同样不能忽视,全社会要为未成年人共同筑牢‘防护墙’。

未成年人保护

从法律层面看,醉酒车主性骚扰代驾属于违法行为。从民事角度,侵犯了代驾的人格权,代驾有权要求车主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责任;从治安管理处罚层面,若情节较轻,会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代驾遇到此类情况应注意保留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这些事件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要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让每个人的权益都能得到有效保护。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猥亵事件 代驾 心理咨询 未成年人保护 法律制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