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现基孔肯雅热疫情,专家教你如何防控

发布于:2025-07-25 阅读:3
近期,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报,中国南方个别城市也有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本文就病毒是否人传人、症状严重程度、如何预防等焦点问题,采访专家进行解答,还介绍了中医预防和缓解症状的方法。

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广泛关注。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暴发。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这种蚊媒病毒的风险。

基孔肯雅热

在中国,广东省佛山市截至7月22日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3000例。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目前北京市偶有境外输入病例,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病例输入的风险持续存在。

对于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一问:病毒会人传人吗?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表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在广东,主要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2010年广东首次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由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蚊媒传播病例,此后部分地区也有类似事件,但传播规模较小。今年以来,法属留尼汪岛、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病毒传播,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报告了输入性病例和本土传播病例。

二问:症状有多重?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院长陈锦泳介绍,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特点包括发热,体温一般以中低热为主,少部分有高热,通常2 - 3天内退烧;皮疹,一般起病第1 - 3天出现,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面部、手掌等地方,多为斑丘疹,病情好转会逐渐消退;关节疼痛,多数发生在手指、手腕、脚踝关节,疼痛以肿痛为主,相对比较剧烈,但缓解速度也比较快。部分患者有头痛、乏力的现象,极少数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多数患者1周内会好转,但30% - 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新生儿、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感染后风险更高,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

伊蚊

三问:该怎样预防?预防基孔肯雅热的关键在于灭成蚊、清积水和防叮咬。灭成蚊可在家使用各类家用灭蚊药物,如电蚊香、灭蚊片或灭蚊喷雾罐等。清积水要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容器,如家庭中的水生植物栽培容器、花盆底部的托盘等,户外的各类有积水的容器。防叮咬方面,家庭住宅可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在户外活动时,建议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

此外,中医也有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方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科主治中医师王向培表示,预防的关键是防蚊虫、清环境、强体质。防蚊虫可悬挂艾草、香囊,自制中药喷剂,室内摆“驱蚊绿植”;强体质可通过特色药膳,如苦瓜绿豆瘦肉汤、荷叶茯苓粥等。若不慎感染,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舒筋活络为主,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疫情防控

总之,面对基孔肯雅热疫情,公众不必恐慌,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个人如果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等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者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基孔肯雅热 疫情防控 伊蚊 症状 预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