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生遭同居男友殴打致残,伤情鉴定遇难题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3
2025年7月21日,“北京女生遭遇同居暴力事件”有新进展,当事人小玲称接到民警电话,法医不予鉴定。此前她多次被同居男友杨某殴打致伤,报警立案后,案件卡在伤情鉴定近10个月,面对“事实不清”回复,小玲已提供相关证据,可问题仍未解决。

2025年7月21日,“北京女生遭遇同居暴力事件”有了令人揪心的最新进展。当事人小玲(化名)向记者透露,她接到民警电话,被告知“法医不予鉴定”。

女生遭家暴

时间回溯到2022年底,小玲在朋友聚会上认识了自称开公司的杨某。杨某对她关怀备至,常视频关注她行踪,还主动照顾生病的她。两人很快确定关系,小玲让杨某住进自己名下的房子。

2023年7月,小玲从朋友处得知杨某有前科,两人因查看手机起争执,杨某动手将她打伤。虽杨某写了保证书并赔偿,但之后两人仍争吵不断。2024年4月起,杨某频繁催婚,还拍了婚纱照,他要求在小玲房产上加自己名字,还提及未来买房写他儿子名字,这让小玲发现他早已婚育。

2024年7月7日,两人因手术费问题再次争吵,杨某再次动手,导致小玲髋部受伤,只能坐轮椅。他还恶狠狠地说:“残了就只能跟着我。”小玲被迫辞工,失去医保,手术费需自付十万元。同年9月,小玲趁杨某出门换锁分开后报警。

然而,立案后案件卡在伤情鉴定近10个月。警方委托的民营机构以“时间过久”为由拒鉴,具备资质的北京法大司法鉴定所因警方未出具正式委托书无法介入。警方还曾以“两人是情侣,会和好”为由拖延处理,甚至一度声称案发地在重庆,尽管小玲提供了北京的电影票和合影作为证据。

伤情鉴定

面对“事实不清”“没有调查清楚”等回复,小玲表示自己已向警方提供事发当天的合影、病历、杨某的保证书等相关证据材料,“笔录也做过,做完还签字了”。但民警称,因杨某不承认故意弄伤她,且不能单方面由小玲认定受伤时间,“现在没法印证了”。此外,民警提到因事实不清开具了不予处罚相关材料并寄给小玲,可小玲称从未收到。

记者多次联系相关民警和鉴定机构,民警称不能答复,让联系分局外宣部门,鉴定机构电话则一直无人接听。小玲的遭遇并非个例,许多家暴受害者都面临司法程序拖延的困境。专家呼吁,应优化伤情鉴定流程,明确公安机关的办案时限,并加强对受害者的法律援助。社会也应提高对家暴的认知,避免以“家庭纠纷”为由淡化暴力行为的严重性。

同居暴力

目前,小玲只能依靠父母照顾,生活陷入绝境。她渴望得到公正处理,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但在伤情鉴定结果未出之前,这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此事,尽快解决伤情鉴定难题,还小玲一个公道。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女生遭家暴 同居暴力 伤情鉴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