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都不想谈了”!新股民跑步入场,悲喜交织逐梦股市

发布于:2025-08-16 阅读:0
近期A股行情火热,新股民纷纷入场。如布丁、刘明、王小薇等,他们在股市经历了盈利的喜悦与亏损的痛苦。有人膨胀,有人心态渐稳,甚至有人因炒股对恋爱失去兴趣。专家称赚钱效应等吸引资金,不过市场也暗藏风险,新股民需谨慎。

在当下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股市成为了无数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期,A股市场行情火爆,吸引了大量新股民跑步入场。据上交所统计,7月新开户数量达196万户,同比增长71%。市场犹如推土机般碾过3500、3600点两大整数关口,沪指更是在8月中旬重新站上3600点,并迅速突破去年10月高点3674.40点,一度越过3700点,牛市呼声再起。

新股民

让我们来认识几位年轻的新股民。布丁,一位33岁的办公室文职人员,股龄仅30天。她习惯用夸张的方式表达自己在股市中的情绪,赚钱时“开心死”,亏钱则“难受死”“哭死”。布丁从社交媒体获取股市信息,操作生猛。入市一个月,她追过海南自贸概念,买过恒生科技ETF,还试探过军工、机器人与稀土板块。每次买卖不超三天。有次炒恒生科技ETF,仅赚几分钱就卖掉,朋友惊讶她把基金做成短线。最初让她赚6块钱的机器人ETF,也被迅速卖掉,8月初该基金连续上涨,她尝到了“踏空”的滋味。在7月末市场调整中,布丁仓皇退场,反复对朋友说自己不适合炒股。但周末刷小红书后,她找到稳定币概念股,8月5日追高买入东信和平,半小时后股票涨停,收益很快达30%,她进入了新手膨胀期,甚至觉得港股无涨跌幅限制不错。

26岁的软件工程师刘明,股龄60天。6月的一天,在朋友念叨和社交平台股市神话的影响下,他将6万存款投入股市。开户时他连页面数据都看不懂,但决定边学边尝试。他总在融发核电和宁波海运两只股票间操作,未遭遇重大亏损。不过,新买入的华菱线缆让他亏损1760元,心情跌入谷底。8月,华菱线缆中标项目,他账户盈利3000多元,压力一扫而空。随着入市时间增长,他心态渐趋平和,能平静看待涨跌。

股市

30岁的文艺工作者王小薇,股龄240天。炒股后,她的社交平台页面全是财经内容。2024年“9·24”行情后国庆假期开户,当时A股爆发,从2770点攻到3358点。她虽有十多年基金投资经历,但此前基金亏损严重,于是转战A股。今年4月,全球资本市场暴跌,她亏损1万多元。此后数月,她把银行理财的钱投入股市补仓,7月中旬回本,账户本金超30万元。7月末8月初A股急跌,她持仓转负,感到不解。转机出现在8月4日,大盘上攻,她盈利2万多元,觉得可以买个包了。她现在每天期待开盘,甚至对谈恋爱没了兴趣,认为炒股的刺激感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8月15日,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指涨0.83%,深成指涨1.6%,创业板指涨2.61%。超4600只个股上涨,逾百股涨停。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上扬,仅兵装重组概念、银行板块下跌。主力资金净流入电力设备、电子等板块,净流出银行、食品饮料板块。

专家分析,近期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投资者交易热情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显著的赚钱效应吸引增量资金入场;二是政策利好,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注册制改革深化与常态化退市机制完善,修复了市场信心;三是资产再配置需求扩大,居民储蓄加速向股息率更具吸引力的权益资产转移。

投资

然而,市场火热背后暗藏风险。7月A股强势表现吸引新股民,但8月中上旬进入业绩披露期,部分涨幅过大的题材股面临调整压力。业内人士提醒,新股民入市需谨慎,理性投资很重要。去年国庆假期后大量新股民入市时,五大券商曾集体致信提醒‘不要抱着抢快钱的心态入市’。嘉信理财建议新投资者通过分散投资降低风险,可尝试投资ETF和公募基金。此外,还要警惕非法荐股陷阱,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平台对新投资者实施诈骗。专家建议8月操作策略:警惕高估值题材股补跌风险,关注半导体、创新药等业绩可能超预期方向。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新股民 股市 投资 财富梦想 情感寄托

相关文章